中国文明网主站 | 联盟网站 |
兴义文明网首页 > 乡村振兴
兴义市革上村:以“变”破题 推进乡村振兴提速增效
责任编辑:蒋 泽云 时间:2023-08-16 来源:兴义组工微信公众号

  近年来,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坚持党建引领,充分发挥自然风光独特、茶文化底蕴深厚等资源禀赋,探索以“支部亮行动、党员做示范、群众跟着干”工作机制,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·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,以美丽蝶变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。

  精“育”妙“用”,土专家变领头雁。革上村坚持“党建+人才”,在茶叶产业、种养业、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摸排16名种植养殖大户、手工艺能人、致富带头人等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,按照生产型、经营型、技能带动型等类别建立乡土人才库,选派12名茶叶种植大户前往遵义湄潭、普安观摩学习;邀请黔西南州职业技术学院、州(市)农业专家对本村茶农及公司、合作社、加工厂负责人开展茶叶种植技术培训2期,现场进行“把脉问诊”;与贵州农科院、贵州大学茶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深化校企合作、产教合作,设置博士工作站、教学实训基地,开展专项培训,实现人才培养链、科技推广链、农业产业链精准对接。按照专长对口、村域相近的原则,组建乡土人才服务队对擅长领域、联系方式进行公布,群众根据实际“自选”作为技术顾问,让“产业能人”“致富能手”从“幕后”走到“台前”,实现乡土人才“出圈”更“出彩”。目前,共培育乡土人才24人,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难题40个,带领群众就业创业12人。

  提“颜”增“质”,小村庄变大公园。在革上村白龙山探索发展“风电+”绿色配套产业,建成总容量95.5兆瓦、年发电量1.8亿千瓦时的白龙山(七舍)风电场,结合野生杜鹃花、野生古茶树群保护持续推进白龙山生态环境建设,将昔日荒山坡地改造为风车云海、杜鹃花海,吸引周边居民“打卡”游玩。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完善村规民约、成立“积分超市”,通过“支部+志愿者+上门服务”招募12名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,以整“五脏”、治“八乱”为主线,分批分类开展宣传动员,鼓励群众自发参与环境整治,挣取“文明积分”,通过“随手拍”将不文明行为上传至村微信群,将群众从“要我整”变“我要整”。2023年来,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动员80余场、集中整治16次,覆盖群众2120余人次。

  重“排”强“化”,中转站变终点站。探索“1+3+N”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,依托“党建+网格”吸纳村内有威望的老党员、老干部、法律顾问、法律明白人、新乡贤及信访、综治、司法、民政等人员组成一支“心连心”红马甲矛盾纠纷调解队,围绕重点领域、重点群体、重点问题、重点人员,联合村“两委”、驻村干部、各网格员进门入户,通过常态排查、常态走访、常态开展心理疏导“三个常态”,为群众提供心理服务和矛盾纠纷“即时受理、全程跟踪、倾力解决”一条龙服务。借助老党员、老干部、新乡贤等“N”个力量,在寨邻间、家庭成员间发生口角争执、矛盾纠纷时及时介入调停。2023年来,调解队参与调解矛盾纠纷80余场次,化解率94%,其余引导采取司法途径解决,现场帮助群众办理养老、社保、农合等实事120余件。

  育“特”培“优”,产业园变聚宝盆。村党支部立足本村产业基础,领办革上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,组织农户发展黄桃、辣椒、蔬菜等特色产业。采取“党支部+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,引进黔西南州华曦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到白龙山发展规模化茶叶种植,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、古茶体验馆,鼓励党员、群众以茶园、土地入股或流转,实现分红和收益“双增收”。聚焦以茶促旅、以旅带茶,串联白龙山5000亩茶园、1000亩杜鹃花海,谋划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带、茶产业采摘炒制体验区,推出“下地点菜”项目,带领都市游客到茶园、果园、菜园、养殖场“沉浸式”体验乡野风情和田园生活。截至目前,已种植茶叶6000余亩,带动群众就业2000余人次;在2家本地餐馆、4户种养基地实施“下地点菜”项目,通过茶旅融合创造就业岗位60余个,年均旅游3万余人次。(谢桂林)

  一审:蒋泽云

  二审:韦文军

  三审:张润杰


联系地址:兴义市东风路67号 市文明办(兴义文明网编辑部) 咨询电话:0859-3239006投稿邮箱:gzxywmw@126.com 邮编:562400
Copyright@兴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[中国文明网]